央广网南京9月15日消息 近年来,石材以其质坚耐用、色彩纹理美观大方、彰显高贵时尚的特点,慢慢的受到装修行业的青睐,无论是工装还是家装,石材被广泛地应用于外墙饰面、室内地面、台面等的装潢。随着中国石材加工能力、消费需求、外贸市场同步扩大,口岸通关环境一直在优化,慢慢的变多的进口石材涌入我国,并以其花色品种多样,价格的范围宽,选择空间大等多重优势,备受热捧。据统计,2014年,我国进口石材约1510.91万吨,同比增长了3.49%。
然而,由于进口石材多数为采自天然岩石体的未经加工或加工程度低的荒料,因此,具有较大的检验检疫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石材在矿山开采后常堆放于野外,容易携带洋土壤,而土壤经常隐藏有多种危害农作物和动物的有害生物,特别是土传病害的病原微生物、线虫和休眠虫态,是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的禁止进境物。2014年,厦门东渡口岸从进口的9038批次石材中,检出带土的入境石材共计908批次,占进口总批次的1/10。此外,海沧局也多次从伊朗、印度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进口的石材中,发现表面或柜内带有土壤。
二是国际航行船舶为减少石材在运输途中的碰撞,常夹带垫舱木料,但这些木质包装在国外很少经过检疫除害处理,IPPC标识不规范或未加施标识等问题突出,口岸部门多次从中检出重大疫情。如厦门局曾从来自日本、印度、菲律宾等国石材货物的木质包装中发现隐翅虫、蓟马、双钩异翅长蠹等;江苏局曾从来自马其顿的货物木质包装中截获非洲大蜗牛、普通白蜗牛、南欧材小蠹、青杨脊虎天牛等检疫性有害生物。
三是进口石材因取之于自然,不可避免存在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放射性超标风险。厦门海沧局曾对800多批进口石材开展现场放射性检测,结果显示有35批放射性超过可疑值,对这35批石材进一步取样作核素分析,发现有17批属于国家严禁用于I类民用建筑的内饰面。
为确保我国进口石材的安全和环保,最大限度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议逐步加强进口石材的风险分析工作,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和评估机制,将检验检疫结果同企业的诚信度相结合,并根据不同的石材种类、来源国等因素实施分类管理,对高、中、低风险的货物实行不同的抽检比例。
二是建议检验检疫部门做好应急处置预案,如发现放射性检测结果可疑时,应进行复查确认,并取样开展核素分析;发现严重疫情,应采取比较有效检疫处理解决措施,处理合格后方可放行;发现携带土壤的,应做好预防性消毒处理;情况严重的,可对货物或集装箱采取退运、销毁等检疫措施。同时,各局应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总局,以便对外通报。
三是建议进口商与国外供货商签订贸易合同时,应提醒发货企业做好境外预检,特别是土壤和木质包装材料的检疫处理,减少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风险,同时也避免因石材携带疫情而造成退货等损失。
四是建议各口岸加强检疫解决能力建设,快速推进信息化、电子化监督管理模式改革;各检验检疫部门之间加强技术合作、资源共享和交流沟通,促进检疫技术水准不断提高,为保护我国农业和生态安全履行职责。(如皋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肖杰文)